核心提示: 老旧小区改造关乎民生福祉,承载着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既是家门口的“关键小事”,更是群众美好幸福生活的“民生大事”,为了改善老旧小区的居住条件,营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空间,奉节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坚持以惠民生、暖民心为服务宗旨,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更新改造,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城镇老旧小区居住环境、设施条件,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质感的民生答卷。 精准投入直击居民“急难愁盼” “我们小区变漂亮了,家中老人上下楼方便了,住着越来越舒心啦。”“这次的升级改造太赞了,整合闲置空地增加停车位,让我们停车更方便了!”……临江小院的居民,纷纷对小区改造带来的变化点赞。 奉节县永安街道临江小院始建于奉节县城整体搬迁之前,是一个历经20多年风雨的老旧小区。其地理位置非常醒目,处于长江岸边,是县城内最佳视角的江景房之一,东邻环境优美的夔门广场,对面是繁华的现代商业街,属于典型的商居型城市社区。与外部环境不匹配的是该区域建筑风格老旧,空间凌乱,缺少活动交流场地,墙面裂纹、剥落,道路破损、垃圾无序堆放、车辆乱停,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此,奉节县住房和城乡建委坚持“先民生、后提升,先急需、后改善”的改造原则,协同各部门、各相关单位,采取居民点餐、政府买单的模式,前期通过院坝会、入户调查等途径,充分听取、收集居民需求和意见,以基础、完善、提升三大类内容因地制宜的逐步完成整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升级,形成“共享化、创新化、未来化”的“生活聚合体”,让老旧小区改造方案“顺民意、合民心”,真正实现“惠民有感”。 奉节县住房和城乡建委积极推动该小区的改造项目的同时,同步盘活利用闲置空间,增加电梯、停车位、健身设施,实现与商业街、夔门广场等街区联动效应,满足居民吃、喝、游、乐、购等多种需求。 资金“组合拳”破解改造难题 在改造建设过程中,推动改造内容、改造方案和施工公告全过程公开,确保居民有问题能联系、有建议能提出、有矛盾能解决,根据居民实际需求调整设计方案,建成后赢得广泛好评,让街区改造真正满足群众的需求。 该项目按照“政府投资+居民自筹”方式,突出安全整治,深入践行老旧小区改造“环境革命”、“楼道革命”和“管理革命”,完成老旧小区面子上颜值焕新,里子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全面提升。 为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居民最期盼的地方,经过反复调研,确定政府出资完成建筑立面、雨污分流、地面铺装、更换陈旧供水管网、屋面雨棚及公共活动空间打造。居民自筹资金完成屋面防水、电梯加装、屋面雨棚更新和停车位规整等。 目前水利局宿舍、渔种站宿舍11个单元自筹资金完成电梯加装、屋面防水、停车位划线等项目。 引领居民自治 守住改造成果 奉节县住房和城乡建委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上,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协调作用,坚持党建引领群众参与机制,让居民参与小区治理,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以建设与管理相结合的形式,持续加强老旧小区后续管理,巩固改造成果。 目前,该小区已成立自治委员会,以“楼长制”居民自治管理模式,在小区两端入口处安装道闸、停车位规整,并实行小区封闭式管理。设置智能门禁、智能监控、智能报警等智能安防设施,搭建一个智慧管理平台,自管委员会统一监管,实现小区智能化管理。 老旧小区的“幸福升级”离不开共同的努力,很多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到小区建设和管理中来,共建共享幸福家园,也让幸福生活不断升温。 补齐民生短板 提升居民幸福感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翻新房子”,更是“重塑生活”,为了进一步引导居民自治、自管、自享,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该项目按照“政府引导+自治运营”方式,鼓励街道、社区引入社会资本完成“共享社·幸福里”的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及运营。进一步探索完善小区配套,努力建设一个更有温度、活力和归属感的幸福家园。 奉节县住房和城乡建委将临江小院居民群众的诉求清单变为满意答卷。临江小院建造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改成完成老旧小区一个,惠及水利局宿舍、鱼种站宿舍、重庆奉节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办公楼5栋11个单元,惠及居民176户798人。 行走在临江小院内,平整的路面、整洁的环境、规范的停车位、居民脸上的笑容,成为最生动的民生注脚。未来,奉节县住房和城乡建委将继续把群众的“安居梦”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让城市更有温度,让民生福祉更有质感。 -END- 来源|奉节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图|何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