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是一年当中最炎热的时期,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每年三伏季节,天阳之气,正旺之时,便是进行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 三伏天“灸疗”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最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艾灸,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灸疗令阳气渗入穴位经络,经络的气血直达病处,标本兼治。 康复科特色项目 一 雷火灸 雷火灸是中医灸法中的瑰宝,它不同于普通艾灸,而是集针、灸、药于一体的创新疗法,利用艾叶等易燃材料和药物,点燃后在腧穴或患处进行烧灼或熏熨,借其温热性刺激及药物的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是建立在脏腑、经络、腧穴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刺激腧穴调整经络与脏腑的功能,进而起到防病治病作用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 二 隔姜灸 隔姜灸是中医传统外治疗法之一,使用生姜沫、雷火灸条置于人体腹部及背部进行铺灸。腹部为阴,是任脉所过之处。背部为阳,是督脉所行之径,总督一身阳气。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为“阳脉之海”。 三 艾条灸 艾条灸是艾灸的一种,艾条灸是利用艾绒制成的艾条对身体某些部位进行温和灸法。艾条灸具有疏风散寒、祛邪通络的功效;艾条灸主要可治疗虚寒型疾病,能够温阳通络,祛寒止痛;艾条灸治疗的特异性疾病包括关节痛、痛经、虚寒胃痛、胃气滞、消化不良等。此外艾条灸还具有保健功能,如运用艾条灸足三里、中脘可以起到加强身体阳气、预防感冒的作用。 三重功效: 1 温阳散寒:拔除伏寒之根 针对冬季易发的虚寒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类风湿关节炎),艾灸通过持续的热力刺激,能逐层驱散体内伏藏的寒邪。 2 通络止痛:打开气血通道 现代人久坐、贪凉导致的寒湿瘀阻(如颈肩腰腿痛、痛经),艾灸可发挥独特优势。以膝关节痛为例,艾灸血海、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能扩张局部血管,促进炎症吸收,同时增强局部阳气,改善"不通则痛" 的病理状态。 3 扶正固本:重塑体质根基 对于阳虚体质人群(表现为畏寒肢冷、易感冒、疲劳乏力),艾灸是绝佳的体质调理手段。选取关元、气海、命门等"元气穴位" 施灸,可直接补益肾脾阳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优惠活动 为回馈广大群众,康复科现推出免费体验雷火灸、隔姜灸、艾条灸共十次,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联系电话:85998339 联系地址:奉节县永安镇夔州路294号(天桥旁) 陈利 康复科主任 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国醒脑开窍学习班)、郑州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等进修学习。 擅长领域:对各种颈肩痛、上肢痛、腰腿痛、脊柱与关节疾病康复、颅脑损伤偏瘫康复、周围神经损伤康复、骨质增生症、骨质疏松症、软组织损伤疼痛及疑难性肌肉骨骼关节疼痛性疾病的诊断和康复治疗,尤善于传统针灸、针刀及现代康复理疗等结合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疗效显著。 科室目前开展的康复诊疗项目主要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头晕、焦虑、抑郁、睡眠障碍、脑卒中、帕金森病、脊髓损伤、痴呆、面瘫、周围神经损伤等引起的功能障碍患者;骨骼系统疾病——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功能障碍患者;儿科脑瘫、脑外伤引起的外科系统疾病、颈肩腰腿痛、软组织损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疼痛等人群进行综合性康复评定、训练及治疗。 温馨提示: 1、建议来医院当日着宽松衣裤,最好是开衫; 2、清淡饮食,不可过饥、过饱,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及海产品等; 3、灸后多喝温开水,不宜吃生冷寒凉的水果蔬菜,不宜喝冷饮; 4、灸后半小时内不宜洗手,2-4小时内不宜洗澡。 - END- 来源 | 重庆华玺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