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刘禹锡,不满权贵,屡遭贬墑。公元822年,被排挤出京师,调任夔州刺史。刘禹锡在夔州为官3年,经常不拘官仪,放下架子,深入百姓中间,广泛采集民歌,经过整理润色,写下了许多描绘三峡地区风土人情的好诗。 三峡地区,自古就是民歌之乡,而竹枝歌“则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山歌调。有一年的农历正月间,刘禹锡来到一个小山村,他看着山民们吹着短笛,敲着皮鼓,互相堆个、赛歌的欢乐情景,感到很有趣味。经过细细品赏,他感到这里的“竹枝歌”别具乡土风味,它既像吴地民歌那样激扬清脆,又有卫地民歌艳丽多彩的风韵。品赏之余,就跟着学了起来。 刘禹锡经过加工改写的《竹枝词》,虽然仅留下11首,但首首皆是佳品。《竹枝词》淳朴真情,清新优美,琅琅上口,充满了生活气息,犹如三峡诗海中的一枝奇葩,独树一帜,千古留香。尤其是下面这一首: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