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门户网站 三峡主流媒体--大夔网
搜索
峡江论坛 首页 人文诗城 史记奉节 查看内容

内容 ·详情

奉节县名来历与诸葛亮有关?

2022-11-2 09:33| 发布者: 春燕拂晓| 查看: 11082| 评论: 0

日前,有两位学者到奉节县考察,座谈奉节的历史文化内涵时,说了八个字:李杜诗魂,奉节文章。“李杜诗魂”,很好理解。诗人李白两次到奉节,并写下脍炙人口的《早发白帝城》,让白帝城声名远播;杜甫寓居夔州近两年 ...
日前,有两位学者到奉节县考察,座谈奉节的历史文化内涵时,说了八个字:李杜诗魂,奉节文章。

“李杜诗魂”,很好理解。诗人李白两次到奉节,并写下脍炙人口的《早发白帝城》,让白帝城声名远播;杜甫寓居夔州近两年,创作了430余首夔州诗,占现存杜甫诗(1400余首)近三分之一的诗篇。“奉节文章”四个字,细细一想,也真让人玩味。

要理解“奉节文章”,首先得厘清奉节县名的来历。

奉节古名鱼复,到唐代时更名奉节。词典上解释“奉节”,即持节,谓出使。如果把“奉节县”来历理解是“出使”,找不出历史依据,人们都认为不妥。在三峡地区,有一则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民间故事,讲述了奉节县名的由来:

很久以前,有个名许尤的人在这儿做官。一天深夜,风雨大作,许尤突然听到后花园中轰然有声,跑去一看,园中小山下垮塌出一个洞口。许尤曾听说刘备死后就葬于这一带,心想说不定这就是墓口,于是一个人摸索着走了进去。果然里面是一间墓室。他看见光亮处有一尊石碑,碑上写着几句诗:

许尤许尤,无冤无仇,无故盗墓,罚你上油。

碑上落款是诸葛亮。许尤吓得魂不附体,连忙跑出洞来,给墓里的长明灯上油。说来也怪,无论多少油倒进灯里,灯里始终只有一点点。许尤急了,把城里油坊的油全找人挑来,仍然倒不满。夫人见他着急,说她那里还有点梳头的油,许尤忙拿去上了。梳头的油一倒进去,灯就满了。碑上的字也变成了“奉公守节”四个大字。后来,人们就把这儿叫作奉节。

奉节县名与纪念诸葛亮有关

这则故事虽然在三峡地区流传近百年,但毕竟是民间传说,不足为凭。查阅一些历史文献,可以看到不少文化人的记载:

明代郭子璋撰写的《郡县释名》,谈到奉节名时写道:“唐名,以其奉山南东道总管节制也。”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置山南道,为当时全国十道之一。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分为山南东道、山南西道。嘉陵江以东的四川东部属山南西道;位于长江沿岸的涪、忠、万、夔四州属山南东道。这里的“节制”,也就是“指挥,管辖”的意思;明代另一位学者曹学佺在编撰的《蜀中广记》上记载:“奉节县春秋时鱼邑,汉晋鱼复县也。西魏易为人复,属信州。唐贞观中改今名。州废而节存不忘信矣。”其意是说,“信州”之名虽然废止了,但“节存”而不忘“信”义;故宫博物馆馆员吕式斌先生1931年曾编著有《今县释名》一书,他在写到奉节县名时,是这样说的:“唐改今名。蜀先主终,诸葛亮受遗诏于此,有武侯八阵图。县名盖旌武侯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故云奉节也”。“临大节而不可夺”出自《论语·泰伯》,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前人注释,“大节者,安国家定社稷也,夺者,不可倾夺之也”。吕式斌认为,诸葛亮正是这样可以“托孤寄命”的君子,而且三国时刘备与诸葛亮在永安宫发生了“托孤寄命”的史实,因此把三峡这块土地命名为奉节。1984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的《三峡诗粹》(谭传树、孟祥荣、颜其麟编著)一书,在写到奉节的来历时,称奉节县名是取“奉皇节度”字义。

“旌武侯大节”说更为可信

对于前人的这些解释,大家进行了辨析。不少学者认为,分山南东道和设置夔峡节度使的时间,在奉节改名之后,因此认为郭子章《郡县释名》上的解释不成立;曹学佺《蜀中广记》中说的“州官节存不忘信”,也缺乏说服力,历代统治者对所有州官都要求“节存不忘信”,为什么偏偏要把这个地方命名为奉节呢?至于“奉皇节度”一说,与郭子章《郡县释名》基本相似,显得有些牵强。目前,大多数人认为,吕式斌“旌武侯大节”说比较可信。唐王朝时期,在唐太宗的影响下,自上而下莫不对诸葛亮赞颂备至。《论语全解》中说。“临大节而不可夺,忠也!”诸葛亮逝世后谥号即为忠武侯。所以唐代贞观年间把这儿命名为奉节,应该是与纪念诸葛亮有关。

诸葛亮与奉节最重要的关系是托孤事件。永安托孤,君臣之间肝胆相照,这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事件。很多学者对“永安托孤”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赞赏,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名垂千古的史实。陈寿评价说:刘备“举国托孤于诸葛亮,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所谓“心神无贰”,就是没有任何保留,也没有任何犯忌。也就是说君臣关系在这里达到了最大公无私的境界,是古往今来君臣关系的最高典范。“永安托孤”之所以能千古不朽,人们特别赞叹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真挚友谊,人们也特别羡慕这种肝胆相照、鱼水情深的君臣关系。所以人们把诸葛亮和刘备称为“明君良臣”。奉节白帝城上白帝庙,其中的主殿即是明良殿,也即是祭祀刘备和诸葛亮及关羽、张飞的。

在中国,由官方批准修建的纪念性建筑,除了纪念孔子的文庙之外,最多的就是关帝庙,其次就是武侯祠。明清时期,各地的武侯祠达一百多座。今天,全国还有十多座有名的武侯祠。在奉节县,曾在多个地方建了武侯祠,在白帝庙里至今保留有一座,而且是明代遗留下来的。

诸葛亮在奉节的历史遗迹,除了白帝城上的武侯祠,还有夜观天象的观星亭、鱼复浦的水八阵,草堂河的旱八阵,诸葛亮慰劳将士的抚军桥、观看水军排练的观武镇、屯兵的卧龙冈,以及以杜甫诗《蜀相》中“两朝开济老臣心”命名的开济门等。而且,从宋代以来,奉节人还有以纪念诸葛亮为内容的“人日踏碛”活动。也就是正月初七这天,夔州府的地方官员与老百姓一道,在当年诸葛亮排演八阵图的遗址上,进行各种纪念诸葛亮的游乐活动。

现在,人们游览白帝城,走过风雨廊桥,就是占地约7000平方米的忠义广场。一座7.9米高的诸葛亮青铜塑像,矗立在广场中央,这尊铜像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雕塑家赵树同先生创作。诸葛亮衣襟飘拂,但神情显得镇定自若,表现出在受命危难时的忠贞坚定和沉着智慧。在广场侧长数十米的围栏墙上,刻有历代数十篇对诸葛亮高度评价的诗文。在诸葛亮铜像身后,则是一座高4米、长126米、采用汉白玉雕刻制作的《出师表》。

“奉节文章”点赞《出师表》

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记录了青城山隐士安子顺的一段语录:“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历代无数骚人墨客对诸葛亮的《出师表》无比赞赏,写下了不少赞美的诗篇。

人们读《出师表》,都对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所感动,《出师表》中的诸葛亮,透露的是一种至真、至诚、至忠的情感美。诸葛亮的忠是一种信仰、一种坚持。这种信仰让他忠于事业,忠于理想。大多数人喜欢诸葛亮而不是其他人,就是因为他把忠的精神坚持到底。诸葛亮为国家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集中反映了这种精神。

此时,再来理解“奉节文章”。谈及托孤史实以及诸葛亮《出师表》,自然让人感慨万千,体会到这四个字韵味悠长。

来源: 华龙网-重庆晚报

热点 ·排行

  • 月排行
  • 周排行
  • 日排行

广告 ·推广

关于大夔网关于大夔传媒投稿须知广告服务实习申请招贤纳士

地址:重庆市奉节县三峡风B幢1单元24-09 邮编:404600 | 大夔热线:023-56551393 | 投诉举报热线:56551337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渝ICP备18014354号

手机版|大夔网

GMT+8, 2024-4-27 15:5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