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门户网站 三峡主流媒体--大夔网
搜索
峡江论坛 首页 读书作文 读书 查看内容

内容 ·详情

为城市存史 为市民立言

2018-6-29 15:20| 发布者: shuang| 查看: 5321| 评论: 0

1997年正值我幼学之年。正月里,母亲拉扯着我第一次回到“老家”重庆。说来我只能算半个重庆人,母亲是巴南人,父亲是陕西咸阳人,因机缘于外埠相遇,后有了我。因此,对于从小偏居他乡的我,重庆只是脑海里一个遥远 ...
 
1997年正值我幼学之年。正月里,母亲拉扯着我第一次回到“老家”重庆。说来我只能算半个重庆人,母亲是巴南人,父亲是陕西咸阳人,因机缘于外埠相遇,后有了我。因此,对于从小偏居他乡的我,重庆只是脑海里一个遥远而模糊的地名。
我至今还能依稀记得1997年冬日的那个清晨,熹微的日光刺破山城氤氲的雾,记得沿狭仄楼宇间苔藓驳杂的台阶,记得小巴士售票员将半个身子倾出车窗,用浓厚的渝音喊着“沙(坪)坝”“沙(坪)坝”……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记忆始终只徘徊于这些对感官而言最直观的往事旧辙上,而对于当时早已在山城街知巷闻的“重庆直辖”,却如隔岸人的低声嗫嚅,勾不起心中一丝波澜。
2012年,时值重庆直辖15周年,我再次回到重庆,并决定在这片土地扎根。时光荏苒,在渝五年一瞬,重庆快速发展变迁的一段历程,我竟也有幸亲历。我见证了如蛛网般铺开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看到了这座城市不断的新旧交替。
冥冥中因缘际会,2017年时值重庆直辖20周年之际,我成为《重庆直辖时刻——设立重庆直辖市文献选编(1996.7—1997.6)》编辑团队的一员。
这部巨著,让我重拾记忆中那些关于重庆过往的点滴,更重要的是,书中所透露出的来自尘封历史的讯息,竟让我不自觉地将自己那年的个人经历融入1997年那个风云汇聚的宏观大历史背景当中。年月以如此惊人的力量重塑了山城此后20多年的发展样态,更深刻地改变了每一个重庆人的生活。
正如全书序言所言:“回首重庆直辖以来20年的历程,重庆人民以愚公移山的恒心,勇于攀登的意志,逆水行舟的顽强,激流勇进的胆略,开放兼容的胸襟,放眼天下的视野,上演了一幕幕爬坡上坎、栉风沐雨、精彩纷呈、威武雄壮的活剧。向中国和世界奉献了一座江山之城。而这一切都源于1997年重庆直辖那个伟大的时刻。”因此,追根溯源,忠实记录重庆1997年那个可谓“开天辟地”般的直辖时刻便成为作者和编者的责任担当。
而这本书也正是秉持着“为城市存史,为市民立言”的精神进行创作的。全书系统地整理了以1996年7月直辖工作传达启动为起点,至1997年6月重庆直辖市正式设立为止,包括决策、筹备、启动、设立、挂牌在内的一系列过程,第一次比较完整地梳理反映了直辖决策和实施的整段历史。其中的核心史料来源于珍贵历史档案文件、新闻报道和当事人著述或回忆。用史实说话,用事实发言,循序渐进,层层展开,逐一回答了“直辖的动因是什么?”“直辖市的荣耀为什么会落在重庆?”“直辖的工作是怎么推进的?”“直辖的任务是怎么完成的?”等问题,使学者、读者对重庆直辖历史有一个较为完整清晰的了解。
除此之外,随着20多年来研究重庆直辖的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年禁锢的档案已经部分解禁,部分史料逐渐被披露出来,鉴于此,本书在原有历史记述的基础上,选录了部分档案文献,以及当年部分主事者、重要参与者撰写的回忆录和接受口述访谈的内容,尽力还原每一个关涉重庆直辖的历史细节,使得那些曾经或明或暗的直辖史实逐渐清晰起来。这也是本书的一个亮点。
比如,本书援引《众志绘宏图:李鹏三峡日记》中关于“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1月19日第一次提出,可以把四川省分为两个省,一个以重庆为中心,一个以四川为中心”的相关论述。再比如,1984年,在论证三峡工程的时候,国务院提出在三峡库区建立一个省级行政区。在具体的方案中,这个行政区大体上包括了从湖北宜昌市到重庆涪陵市的沿长江两岸水库淹没区的县市,具体的名称则从“三峡特区” “三峡行政区”到“三峡省”,引发了不少争议,最终被确定为“三峡省”。在1985年的全国两会上,对于三峡工程的争议和讨论,使得“三峡省”就此无果而终、不了了之,直至最后从实践中提炼出重庆直辖市的方案。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从本书对这些珍贵历史细节的选录,可以使学者、读者看出党中央、国务院当时对重庆直辖的反复论证、科学决策,以及四川省委、省政府和重庆市委、市政府对重庆直辖的整个实施经过。
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设立,21年后的今天,以周勇教授为代表的重庆地方史研究学者,以史家强烈的使命担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搜集整理了星星点点散落的关于重庆直辖的历史往事,最终海纳成这部厚重的《重庆直辖时刻——设立重庆直辖市文献选编(1996.7—1997.6)》。
诚如周勇教授所言:“这部书并非命题作文,而是表达对直辖21周年心情的著作。”回顾21年前那个勾勒出了重庆未来发展主线的直辖时刻,使我们加深了对这座城市沧海桑田的理解,加深了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生活巨变的体会,让我们更加热爱这座城市,热爱这个伟大的时代。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吴昊
上一篇:远去的缝纫机下一篇:爱心不毕业

热点 ·排行

  • 月排行
  • 周排行
  • 日排行

广告 ·推广

关于大夔网关于大夔传媒投稿须知广告服务实习申请招贤纳士

地址:重庆市奉节县三峡风B幢1单元24-09 邮编:404600 | 大夔热线:023-56551393 | 投诉举报热线:56551337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渝ICP备18014354号

手机版|大夔网

GMT+8, 2024-5-3 14: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