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今年暑假,在白帝城,我吟诵着这首脍炙人口的《朝发白帝城》,仿佛置身于一幅雄伟画卷——白帝城耸立于彩云,诗人李白乘着快舟,回望云霞之上,不由得心生感慨…… 我的老家重庆奉节县,位于长江三峡库区腹心,有“西南四道之咽喉,吴楚万里之襟带”之称。从古至今,数不尽的迁客骚人在这座美丽城市留下千古绝唱,她也因此拥有一个别致的名字——“诗城”。 清晨,天气还不是很热。站在江边,看着长江水静静从眼前淌过,夔门大桥横贯南北两岸,远方的夔门,笼罩在一层薄薄雾霭中,初升的太阳被环锁在桃子山顶的云层之中——“雾锁夔门”的场景,此刻就呈现在眼前……自从三峡大坝截流之后,瞿塘峡水位上升了170多米,虽然夔门依旧壮观,但之前的雄伟气势却大打折扣,我心里掠过一种时过境迁的感觉。 奉节的天坑地缝,更是大自然赐予的绝景。我们驱车40公里,便抵达了被誉为“天下第一坑”的小寨天坑。站在峭壁往下看,四面环状的山崖,几乎如直直的竖井;由底部抬头看天,圆形的穹顶,游人仿佛成了“坐井观天”的青蛙。对面的山崖绝壁上,黑色岩层和树木勾勒出一幅副灵活现的神兽图腾活画像;清脆的鸟鸣此起彼伏,四周翠绿的树林与林间透过的斑驳阳光随风摇动,简直让人觉得宛若仙境…… 游历在诗城奉节,游人不禁感慨:眼前的美景,就是一首首诗!但在我的内心深处,伴随着这激动欢欣的,还有一阵阵淡淡的失落。 奉节是全国贫困县之一,即使她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深厚的文化积淀,来此旅游的客人,几乎都是从长江游船下来,登上白帝山一小时,听一听刘备托孤的故事,看一眼十元人民币上的“雾锁夔门”,然后便匆匆离开;而距离县城40多公里、雄伟壮观的天坑地缝,却游人寥寥,越来越少的人知晓这一人间胜景。 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交通不发达。从重庆主城区到奉节,驾车需5小时,而从宜昌到奉节也需3小时。当然,游客也可选择轮船或快艇作为交通工具,但时间成本就更大,且不方便游玩除白帝城以外的其他景点。 其次,景点建设不到位。以小寨天坑为例,天坑地势险峻,观景的方式却只能徒步。近3000多级的台阶沿着山腰一贯到底,成年人一个来回也要花费六个小时,更何况老人和小朋友?相比之下,重庆武隆的“天生三桥”可谓是做足了功课——规模巨大的观光电梯直接建在峭壁上,方便游客观光。 第三,宣传力度不够。前些年,奉节也在宣传上花了不少功夫,科克伦夔门走钢丝、阿迪力小寨天坑走钢丝……如今,钢丝还在,但当年的轰动效应早已荡然无存。其实,武隆的“天生三桥”,无论从规模还是气势上,都不如奉节小寨天坑,却在宣传下足了功夫,先后打造“武隆印象”实景演出,引进“变形金刚”、“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大片摄制组入驻,同时不惜重金大力宣传。 近日,关于奉节的好消息频频见诸报端:11月28日,渝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届时,从重庆到奉节只需2小时40分钟,成都到奉节也只需4个半小时;重庆巫山机场将于2017年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将与北上广、昆明、西安、武汉等城市通航;11月11日,以张艺谋为总导演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项目《归来三峡》正式签约;奉节正在着力打造长江三峡重要的游客集散中心和旅游高地…… 不难想象,在未来的几年里,奉节旅游将插上腾飞的翅膀。依托“旅游高地”,诗城奉节各项事业都会快速发展,重现勃勃生机。 奉节即将完成华丽蜕变,我们期待着! 作者:马知行,奉节籍全国知名学生作家,现在深圳读高一。已出版《穿鞋子的宠物狗》、《猎鹰》、《玉痕的味道》、《青春独语》、《一路风景》和长篇动物小说《狼啸》共6本著作。 责任编辑:郭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