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作家彭懿:你觉得好看好玩感人的 给孩子讲故事,是人类社会最古老、最有效的早教方式之一。现在的家长给孩子讲故事大概都是从时下流行的绘本开始的,这些绘本制作精致、图文并茂,充满童趣,赢得了家长的认可,但在绘本阅读的实践中又会碰到许多问题。“你真的会教孩子读绘本吗?”———哪怕是许多已经给孩子读了好几年绘本的家长,恐怕也很难底气十足地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 亲子共读,家长先读 给孩子讲好故事,首先要给他选一本好书。不管是学龄前孩子读的绘本,还是其他文字为主的儿童文学作品,浙师大儿童文化研究院文学教授彭懿认为,一本好的童书,应该是好看、好玩、感人的,在给孩子看之前,家长自己先看一遍,如果你觉得符合上述条件,那么孩子也会喜欢的。 要是你是个热爱儿童阅读的人,你一定会遇上一两本彭懿翻译或创作的作品。安房直子系列、《妖怪山》《我是夏蛋蛋》《采集昆虫》……作为一名儿童文学研究者和阅读推广人,彭懿还出版了童书阅读指南———《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和《世界儿童文学:阅读与经典》,第一次把近百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世界经典图画书集中呈现在中国读者眼前。 “光是图画书,国内就有上万种在售,我们要给孩子选择经典的好书。儿童文学的经典是指那些我们小时候读过、当我们长大成人了还想推荐给孩子继续阅读的好书。这不仅仅是说买一本大众熟知的经典作品就可以了,比如妇孺皆知的《格林童话》,据统计,市面上有数百个版本,但根据我的研究,真正符合原著且适合孩子阅读的只有四个版本。在给孩子买书之前,家长不妨先读一读,我们一直提倡亲子共读,家长先读其实也是亲子共读的一部分。” 彭懿提到,我们给孩子讲故事,看绘本,是为了让孩子喜欢阅读。如何让孩子喜欢,首先要有一个好故事,一本好童书。“比如日本童话作家安房直子的作品,空灵、唯美、温馨,充满梦幻般的色彩,读完后心底会涌上一股暖流。不光是对读者,对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国内儿童文学创作者都有不小的影响。” 有一种童书叫摄影图画书 12日下午,在市图书馆悦读吧东苑馆,彭懿和近百名童书爱好者分享了他的童书研究心得,并现场为大家讲了《巴夭人的孩子》《寻找鲁冰花》的故事,以及两部作品的创作历程。 这两本书都是摄影图画书,彭懿创新性地把摄影和图画书叙事艺术结合在一起,让它们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他三赴马来西亚仙本那,拍摄巴夭人这个漂泊在海上的神秘民族,用巴夭人孩子的视角,讲述他们自己的生活,告诉阅读这本书的小朋友,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地方、这样一群孩子,过着这样的一种生活。 绘本名著《花婆婆》里,鲁菲丝婆婆把鲁冰花的种子撒在了乡间的小路边、教堂后面……实现了“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这个她答应爷爷要完成的最后一件事。真的有鲁冰花吗?它到底有多美?彭懿为了等待鲁冰花开,用了两年时间,先后在新西兰待了近三个月,拍下了星空下、彩虹下、霞光里、城堡边童话般的灿烂花海,给孩子讲述一个花妖与寻梦的故事。 给孩子讲故事注意这些误区 金华悠贝亲子阅读馆的负责人丰益红是金华最早绘本推广人之一,她也是这次活动组织者之一。在谈到绘本阅读的误区时,丰益红提到了四点:一是,给孩子讲故事宜早不宜迟,有的家长直到一年级,老师要求时才给孩子看书,这就错过了培养阅读习惯的黄金时期。二是,不要轻易地说“我家孩子不爱看书”,很有可能只是你买的书不是他爱看的,给孩子挑选启蒙绘本,特别要留意这一点,从孩子的年龄、喜好和特点入手。比如,有的家长认为《大卫不可以》系列给孩子树立了坏榜样,其实这套绘本更适合五周岁以上具有一定辨别能力的孩子看,三周岁以前的孩子还没有形成故事感,可以看一些与培养生活习惯相关的绘本。三是,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已经识字了,就该一个人读书了,其实幼儿阅读还是需要父母的引导,等孩子喜欢上阅读了,再放手也不迟。四是,还有的家长比较有目的性,喜欢在读完绘本之后问孩子问题,其实这对孩子的阅读兴趣可能是一种伤害。家长可以在打开书之前,跟孩子讨论一下,读完之后,孩子如果有问题,也可以一起聊一聊,但是孩子如果跑掉去干别的事了,就不必非把他拉回来,问他:“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要明确一个原则:父母是因为爱,所以陪孩子读绘本,好品格只是附带而来的;父母是希望阅读能成为孩子一辈子的兴趣,所以帮孩子念故事书,好习惯只是潜移默化而来的。 来源:金华新闻网 记者:陈丽媛 |